清明邂逅出行,守护祭扫踏青安全路
清明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祭祖节日。每至四月初清明时节,人们纷纷外出祭扫、踏青。然而,这个时期复杂的天气状况和潜在的安全风险,给出行带来诸多挑战。
清明期间,冷暖空气频繁交汇。南方暖湿气流逐步增强并向北推进,北方冷空气尚未彻底退去。冷暖空气相遇,暖湿气流在冷空气的抬升下,水汽快速凝结,进而形成降雨,这就是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 的由来。与此同时,太阳直射点北移,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增多,气温回升,大气对流活动愈发剧烈,使得天气更加多变。
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,我国很多地区在清明时多为阴雨天气,降水断断续续,空气湿度较大。这种天气极大地影响出行便利性,降低能见度,给交通埋下安全隐患。湿滑的路面容易致使车辆失控,行人滑倒受伤。并且,持续降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,对山区祭扫、踏青的人群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除了天气带来的风险,清明期间森林火灾隐患也不容小觑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依据森林火险天气条件、林内可燃物易燃程度以及林火蔓延成灾的危险程度,划分为五个等级:一级低火险,天气条件难以引发森林火灾;二级较低火险,引发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较小;三级中等火险,较容易引发森林火灾;四级高火险,极易引发森林火灾,且火势蔓延速度快;五级极高火险,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,火势蔓延迅速,扑火难度极大 。
在清明期间,部分地区降水稀少,气温回升,气候干燥。加上祭扫时人们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的传统习俗,一旦遇上高火险天气,星星之火便可能引发森林大火。
面对森林火灾隐患,笛远产品凭借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算法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能实时收集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降水等气象数据,并结合卫星遥感图像、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,对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展开精准监测和预测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,笛远产品能够提前预判森林火险的变化趋势,及时发布火险预警信息。
以 2024 年清明前夕为例,笛远产品监测到某山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上升,达到四级高火险水平后,立即发出预警。当地林业部门收到预警后,迅速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管理,在林区入口设立防火检查站,严禁携带火种进山,成功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。
为了保障清明祭扫踏青的安全,人们在出行前和过程中都需做好相应准备。扫墓时,应积极选择文明祭扫方式,尽量避免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,采用敬献鲜花、植树绿化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。若一定要进行传统祭扫活动,需在指定区域进行,并提前准备好灭火工具。祭扫结束后,务必仔细检查,确保火种完全熄灭。
外出踏青前,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根据天气准备合适的衣物和雨具。自驾出行时,提前检查车辆状况,规划好路线,避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路段。同时,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和食品,以应对突发情况。
总结
清明祭扫踏青期间,了解四月初的天色特点及形成原因,掌握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划分知识,做好扫墓注意事项和外出准备工作,并借助笛远产品等先进的监测和预测技术,我们就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,确保在清明期间安全出行,度过一个文明、健康、安全的清明节。